出家生活问答录

◎法界佛青会年会二○○三年三月于金圣寺

摘录自金刚菩提海402期


█ 问:什么是出家人生活?它是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呢?

实法师答:

世界上再没有一件事比出家更容易教人起误会了!一般人在评论事情之余,常觉得自己好像也有权利来评断出家人似的。说:「哦!你是在逃避嘛!」。

其实他们根本弄错了,假如你想逃避现实的话,无庸置疑的,那就是──千万别出家!这个社会已经提供我们许多逃避现实的方法:喝酒、吸毒、使人工作来劲的提神品、让人睡得着的催眠药物、看电视、人际关系、追求好工作、累积财富等等。这些在在使我们无法正视──自己这个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?我们若是还不肯停止上述的一切,还是不愿去探究、去观照我们的心灵深处,就会被外物所控制,迷失了自性,那我们就完了,没办法跳出苦海了。

如果现在你出家了,马上就能不为外物所役吗?那倒也不是,而是你可以看看经文;对于生命是怎么回事,你也稍微能明白了。如果你对这个道理还有疑问的话,问:「为什么呢?」因为反闻闻自性,让人观察到念头的生起和它造成的结果,使你明白躲不掉因与果的这个事实,使你确信因果之间的关联。

如果你既不去听,也不去观,事情还是照样进行,可是在念头的种子和事情的结果之间,你就无法查觉它们有什么关联性了。你是不记得了,不过只要你一终止和减少对外物的需求,你将会明白──你所居住的世界,全是由第六识所打造──念念相续;你也会明白:「哦!是的!我记得我做过这个,我想过那个,我还看见过事情的发生。」这不仅一点儿都不逃避现实,而且,周围的事物也骗不了你的六识,你也不会被外境所迷了。

令我惊讶的事情中,去在家人的家,算得上是一件。我还记得中文有个字叫「回音」──屋子里一片嘈杂,特别是有小孩子在的时候,因为一般房子普遍没有隔音装置。当我一踏进去,马上就会退回来,因为我感到六识一下子分散到环境里去了;不像在寺院,你一进来,会发现它们空间都很开阔,墙面是雪白的,吸引你前来的佛菩萨雕像,能使你的心神立刻恢复平静与集中。

在家人的家有错吗?不是的!那不是我的重点,我不做评论。我的主题是──为了某种目的,而对环境做的某种选择。你若是能住在一个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不为所夺的环境里,你就能闻听自己的内心深处,从你的念头、你的言行举止,以及这个你所处的世界中,找出其间的因果关系。否则,无论我们怎样,都不会找到观照的机会,因为我们实在太忙了,忙着处理一切事情。

所以,佛寺,才正是一个你可以接触事实、而非逃避现实的地方。我们的妄念在这个不可思议、能量巨大的心灵里,每分每秒不停地、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地打造这个世界,纵使我们不在意、觉得这没什么…它依然在进行:一言、一行、一念都在种因,时时刻刻都结果。那可不是逃避现实,而是你实实在在的选择。某人说:「我很无能!倒楣事老是层出不穷!」或者说:「我都在我的家庭、社会和我的世界里忙着啊!」

所以,佛寺,是一个你能静下心来观照、闻听自性的地方,使你明了在你的心灵深处有些什么,那时你就可以开始着手来清理你的世界了,你的能力便会由此提升。出家,在一般人眼中,以为不过是对生活型态选择,却不知它是直探心灵、事情本源的捷径。

█ 问:您是怎样做了比丘尼的?

音法师答:

以前我没想过自己会出家。我是在读大学时,上人的弘法团到德克萨斯大学来弘法,我才开始听闻佛教的事。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佛教,我觉得很新鲜,它非常吸引我。这些佛教道理,我以前从没听说过;也学打坐,让我很受用。于是,我想要多做这方面的事。当时那儿有一个佛学社,我去参加他们的活动,也开始生活简化。在清理个人物品的时候,我把橱柜腾空,将书送人──即使是有纪念性的东西。

我开始花许多时间研读佛经。课堂中间休息时间,则上图书馆自己研究《楞严经》,这使我觉得很欢喜。无论搭车,还是在任何地方,我会不停地持咒和诵《心经》。我不仅吃素,还尝试一些出家人做的事,像日中一食,不过挺不容易(在佛寺外面),因为你身边的人并不这样,而且到处都有东西可吃。我还试着一步步接近,最后来到了万佛圣城。虽然当时我非常羡慕僧伽,却不认为自己能够这样就加入了。我一直不认为自己会出家,但时候到了,一切都变得那么自然不过,因为我早已不知不觉向目标迈步了。

█ 问:为什么你要独身?还有,你的人际关系呢?

音法师答:

你若是独身,精力消耗得少,事情也相对不那么复杂。大多数的和尚和尼僧都会发愿终身行佛道,这事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。因此,人际关系、家庭、职业等一切都放下了,才能安心专心修道。

持法师答:

回顾我的出家和受戒,可说是一个有心的决定。我花了很久,才做了这个决定。因为知道自己以前犯了许多戒律,现在一定要好好改变整个生活方式了,这包括我的人际关系,和在压力大时会喝酒解闷等。在我决定做一名比丘尼的时候,我的信念是要把我的身命都奉献出来。可是我非常热爱我的家人,所以下这个决心之困难,可想而知,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。即使对于我的家人来说,我想这也是一个正确决定。师父说过:出家生活是──我们得全力以赴的奉献。我想那就是为什么我会尽全力遵守的原因了。

我们佛教的传统,僧尼是不能结婚的,这样,于公于私,行事才不会有落差;对家人和对众生的爱,也不会有所分别。在你们还没有男女关系、家庭,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之前,你们都有这个机会,为自己来做这个人生的抉择。

实法师答:

佛教的基本原理,完全建立在人生是苦这个基础上。只不过,苦也有尽的时候。苦的本源,就是我们的生老病死。这一点佛陀看出来了,他不愿意接受而出家修道。这真是太好了!这帮助我们了苦。其实生死的主要原因就是欲漏,超越之道,无非是把这方面能量转换。

所以真正的问题是:「我们现在要不要离苦呢?」如果不,那不就还继续夹缠在「我爱你,我不再爱你;你爱我,你不再爱我。」或是「我虽然爱你,可是刚看过其他男朋友发来的电邮。」因为在欲望横流的混乱中,人的痛苦无穷无尽。你真正拥有过你心中所爱的人吗?事情到此为止了吗?教人难以忍受……最后你将会看到他们的变灭。所以,不是每个人都能做一名独身的出家人的。

(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