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医明辨药性 堪疗众生不死病

◎比丘尼释恒涵五月一日

讲于法界佛教印经会


今天是华严法会,来的人不像拜忏那么多,为什么呢?我想或许有些人觉得:《华严经》这么大部,好像很艰深,不是我能了解的。其实《华严经》的经文,都是我们自性上的东西,是佛从祂的性海中流露出来的。我们只是「表面上」的不懂,其实那是我们本来具足的,我们必须要不断地薰习,把它从我们自性上发掘出来,这是我们要修行《华严法门》的原因之一。

印经会每个月的的周日法会中,包含:《华严法门》、《楞严法门》──持〈楞严咒〉、拜忏、念佛,有时念〈大悲咒〉、〈观音圣号〉。这么多法门,其实只是万佛圣城一天功课的缩影。在万佛城,师父上人给弟子们规定的功课,从早课持〈楞严咒〉、念〈药师佛〉;七点诵《华严经》;中午上供午斋后,拜《大悲忏》──观音菩萨的忏悔法门、持〈大悲咒〉──持咒法门;晚上诵经、念〈阿弥陀佛〉,修《净土法门》,又听经,又持〈楞严咒心〉──秘藏的法门。

有人说:「为什么我们不能一门深入呢?要修这么多的法门,我们会分心的!」事实上,我们不能误解「一门深入」的意义,这是指我们要有一种主要的法门,每个人可以自己选择,可是要根据我们的根器和所处的时代环境。现代人的根器和环境,和古人已经大不相同。古时候,「魔」没有那么强,「法」没有那么弱,人都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,精神没有受污染,空气、水也比较不含病毒。现代人受到很多毒气和精神上的污染,我们从小没有受读经教育,没有把圣人的思想,从小读到我们的心性中,所以现代人的根器和古人是不能比的。因此,我们现在想要一门深入,可能不容易做到。

师父上人给弟子们规定的种种功课,是为调伏我们种种的烦恼。例如人生病时,中医不会只给一种药,他会调合多种药材。如果病很单纯,可能只要一、二种药材;可是当我们的病很复杂时,就要调合很多味的药材。因此,我们要修行这么多的法门,调伏我们种种的烦恼。

在《法华经‧如来寿量品》中,佛说了一个譬喻:有一位良医,善医诸病,他有很多孩子。有一天,他因有事出远门,要一段时间才回家。这些孩子因为年纪小,不小心都误服了毒药。有的中毒很深,有的中毒就没那么深。当这位良医回家之后,孩子们看到父亲回来,都很高兴,说:「父亲回来真好!我们都很愚痴,误吃了毒药,请父亲救救我们,让我们能延长寿命!」这位良医就和合各种药材做成药丸,给这些孩子吃。中毒不深的孩子,心还清醒,知道这药非常好,就把药吃了,病就好了;有些中毒深的,精神已经错乱,觉得这药这么难吃,不愿意吃,病就不能好。

这位良医就想:「这些孩子真可怜!中毒这么深,已经迷失了本心,我应该想办法让他们把药吃下去。」他就对孩子们说:「我还有事要出门一趟,这药就放在这里,吃了这药,你们的病就会好!」他离开后,派一个人来告诉这些孩子:「你父亲已经死了,你们好自为之吧!」这些孩子很悲伤,就想:「父亲在的时候,还可以救我们,现在父亲不在了,谁可以来救我们呢?」这时他们的心清醒了,就把药吃下去,病就好了。良医听到孩子们病都好了,就又回到家里,孩子们这才知道父亲没死。

我想师父上人也是一样,我们这些孩子中毒又这么深,师父调合这么多药给我们吃,那我们吃不吃呢?《华严法门》也是上人给我们的药之一,在上人的法中,有持咒、诵经、禅七、佛七、观音七,又授《四十二手眼》,上人和合这么多的药给我们,我们一一把它吃了;上人知道我们的根性,知道我们须要哪些药,不要挑食不吃。

我们常会听到有人说:「我们一门深入,只要念佛就可以了!」可是我们念佛,问题、烦恼都还在。为什么呢?其实无论修行什么法门,重点在于自己能否达到「一心」;而不是说哪个法门才是重要。能专一其心,就能一门深入。如果我们修一个法门而不能专心,那就不叫「一门深入」,就不能得到「一心不乱」;修各种法门,我们都很专心,那就是「一门深入」,还是可以得到「一心不乱」;一心不乱,就可以得到佛的接引。

在《法华经‧信解品》中,又有一个譬喻:有一个孩子,从小离开父亲,多年后,竟忘了回家的路,就在各地流浪求生存。他的父亲只有这一个孩子,想自己年纪也老了,家产那么多,就担心死后家产没人继承,财产会散失,就到处去找他的孩子。五十多年后,这个穷子流浪到了他父亲所住的地方,他看到一位长者很庄严地坐在宝座上,很多人在服侍著。他已经不认得这是他父亲,认为:「这是一个有大势力的人家,我是一个困苦的人,只能靠劳力糊口,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。」他就逃走了,这位长者远远认出他的儿子,就派人去追,这穷子吓得昏倒在地。长者也不声张,只是叫人用水弄醒穷子,就让他走了。

之后,长者派二个穿得破破烂烂的人去接近穷子,并劝诱穷子到长者家去做扫厕所等清洁工作。长者为了要亲近穷子,自己也穿了破破烂烂的衣服,拿着清洁工具,告诉穷子说:「我就像你的父亲一样,你就在这边工作,有人会提供你日常用品,我会提高你的薪水,你就不用再到别的地方去了!」

长者就用这善巧方便留住他的孩子,工作二十年后,穷子对他家内外出纳财产渐渐熟悉,长者才对大家宣布:「这就是我的孩子!因为他从小离家出走,就不认识我。现在我快要死了,我所有的财产都是这孩子的!」穷子本来无心要求得这么大的财富,可是财富自然而至。

诸佛菩萨也都是如此对待众生,我们众生每个人都是佛的孩子,都是佛子,可是我们就是不愿回家,到外面四处流浪;结果迷失了道路,不知道如何回家。但是佛菩萨慈悲,还是不舍众生,摄受我们回到本有的家乡。虽然我们还只是在做「家事」,还是在「打扫」,去除我们的「贪、瞋、痴」,可是总有一天,我们还是会做真正的佛子,继承如来的家业。